首页 > 热点 >

民贵君轻是谁的思想(民贵君轻思想对儒家地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9 22:14:42来源:网络转载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基本上都遵循着一条准则,那就是皇权至上,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孟子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理论

其实它也和现如今的民主思想较为相似,但当时人民群众的个体意识并未觉醒,“民贵君轻”的理念也就没能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但这无疑是和皇权至上的核心思想相互背离的,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这种思想也是极为危险的。

所以历朝历代各位君主对于“民贵君轻”的看法也各有不同,对于儒家学说在民间以及朝政之中的地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民本”思想实则“民贵君轻”理论之来源

1.“民贵君轻”受历史事实验证

“民贵君轻”的思想来自于《孟子·尽心下》当中的一句话,大意是指,人民是主要的,江山社稷是次要的,君主的地位最轻,所以得到人民爱戴的人就可以成为天子

其实对于这句话的来源,大概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通过现实社会总结而出

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席话恰好论证了三皇五帝之后,商周时期的政治风气,纣王的暴虐无度让他失去了民心,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王位,这其实也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念不谋而合。

同时战国时期频繁的君主更迭也很好的应证了孟子“民贵君轻”的理论,所以从大体上来说,这套言论来源于现实。

2.基于前朝思想与后天升华

其二,则是儒家思想的不断升华,这里就不得不对儒家的“民本思想”进行提及了,“民本思想”最早成型于商朝时期,其内容是重天敬鬼,也是因为当时的民风较为迷信。

人们都认为老天爷是主宰一切的神明,当然随着周王室的崩塌与礼乐制度的崩坏,人们崇尚神明的思想也在大打折扣。

这时荀子的思想强调了人的作用,当时的很多思想家与大臣也开始重视“人的影响”

“民本”思想也由敬重鬼神转变为重民轻天,当你很好的认识到这种思想时,其实就不难发现,它已经有了“民贵君轻”思想的雏形,对此我们也可以说其是儒家思想的一次升华,只不过孟子将它很好的总结了出来。

二、口号空洞,主张不过是一句谎言

1.主张终失败,美化人们对儒家思想的印象

“民贵君轻”的主张就当时的社会而言,无疑是失败的。古代君王的统治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皇权至上的体现

从本质上两者之间就是相互矛盾的,那么为什么它还是会被许多文人所追捧,其实其中原有也正是因为皇权的压迫,特别是在明清时期。

皇权的顶峰时期,“民贵君轻”也就成为了人们理想世界当中的一种制度,是仅存于理论上的一句话,但就是这样一句话为人们找到了批判现实的理由。换一个角度来看,“民贵君轻”的思想是皇权至上思想的缓和剂。

另一方面在一些“重民”的朝代,也让人民的权利不断的扩大,看上去有一些民主的味道了。

但实际上它和民主差的还非常的远,因为在那时“民”根本不是一个个体,而是民间群众集体的称呼,个体意识都还没有觉醒,又哪里谈得上民主呢。

但这种思想也在从根本上不断美化儒家思想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毕竟“民贵君轻”的思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美丽谎言,迷惑人民的凿凿说辞

在现在看来“民贵君轻”的思想也是更像是为人民而编造的一句美丽的谎言,为何这么说,其实当我们仔细的品鉴“民贵君轻”当中的含义时,我们就能看出其主要思想不是“民重”而是“君重”

正如它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你真正对人民好时人民群众就会替你卖命,帮你守住江山,在这我们就能看出其中君主的地位还是要高于人民群众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民贵君轻”的思想说的还是忠君。

从历史的角度其实我们也能得到以上的结论,古代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无一例外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百姓的地位再怎么高。

其实都如同蝼蚁一般,“民贵君轻”这样空洞的说辞也不过像一个美好的口号一般存在于纸面之上,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也可以说是取悦民众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盛行于民间的一个原因,同时也造就了儒家思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两个极端,但均未对儒家思想之于朝政地位产生过多影响

1.“重民”思想盛行,“民贵君轻”理念成主流

虽然历朝历代对于统治者而言,儒家思想在朝政之中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对于“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不同的朝代却表现出了两个极端。像是在“重民”思想盛行的秦汉时期“民贵君轻”的理念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一系列民生的改革在民间应运而生。《汉书》当中记载:汉朝年间董仲舒结合“民贵君轻”的思想,揭露了民间若存在的巨大的贫富差距,推动汉朝完成了相应的改革。

《旧唐书》当中记载:唐代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柳宗元也推崇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他认为凡事都应该“以民为本”。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历朝历代之中的影响还是极为深远的,很多时候它与皇权至上达成了相辅相成的效果,为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这也间接的奠定了儒家思想在历朝历代的重要地位。

2.皇权至上,“民贵君轻”思想成君主帝王唾弃对象

但在一些皇权发展的顶峰时期,“民贵君轻”的思想则是处处受到打压,从根本上而言“民贵君轻”的思想触及到了皇权至上的核心思想,作为其对立面

“民贵君轻”的理念自然就不受古代帝王的待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孟子的历史地位并不高,甚至无法与孔子相提并论。

历史实在“重民”思想较为重视的汉朝时期,不同的君王对于孟子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深受君主的爱戴有时又会被帝王们讨厌。

《明史》当中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对于皇权至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不仅废除了相位,还要把孟子的的雕像从孔子庙里搬出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对“民贵君轻”这种言论的不满,就连《孟子》一书当中的内容在明朝时期都重新进行了编排筛检最终才能出版。

但即使是如此儒家思想在历代王朝中的地位仍是很高,也是当时的科教书之一,不受待见的也仅仅是孟子而已

结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民贵君轻”的理念揭示的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是由人民群众直接组成的,人民的力量不言而喻,而“民贵君轻”的理论恰好向古代帝王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特别是对于一些开国皇帝而言,长时间的征战也能让其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所以在不少时代“重民”都成为了主旨之一,就此看来“民贵君轻”的理念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延伸,其实也为儒家学说在古代社会当中较高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