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赵良功:剃头记

发布时间:2022-09-13 21:21:06来源:网络转载
 
剃   头   记
 
■ 赵良功

 

“剃头”是我们淮河这一带土著人的口语,其书面语唤作“理发”“美发”“艺术造型”等。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觉得“剃头”这两个字比别的称呼更形象些、接地气些,就像我们习惯叫“马星星”而不称“蜻蜓”、叫“猪耳朵稞”而不称“车前草”一样,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上河里鸭子下河里鹅、东庄的大鼓西村的锣长时慢袭的缘故。

我的老家是赵庄。记忆中的赵庄不大,约五六十户人家,二百来人口。就在这片黄土地上,前辈们在一年又一年重复着春播秋收、割草喂牛、劈柴煮粥的日子。前辈人中,就有一个名为赵福典的中年人,他身体瘦高,肤白清秀,说起话来总是轻声平气的,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儒雅;若按辈分计算,他是父辈一级的,我应该喊他“典爷”。典爷就是我们那里名噪十里八里的赵庄“第一剪”了。

除去午季和秋季,典爷剩下的时间就是走乡串里地忙着剃头。剃头的时间相对地比较固定,一般是约两个月时间一个村庄轮流一次,少数人因为事忙或外出不在家,只能抽个时间亲自到典爷家里去剃了。剃头的地点很随意,若天气不怎么冷,要么在门口的那棵老皮树底下,要么在坝口石条边的紫槐树下,或者是茅屋后面的凉荫里;在冬天,多是在堂屋里剃头,有时偶一抬眼,就能看到远处南塘沿上的残雪和郭庄后面公路上驶过的红色“大队号”两节杠客车,据说,那车是往返县城的。县城是啥样,不知道,只记得后来我第一次去县城坐的就是这样的“大队号”,那是去读高中,大哥送我去的。

典爷的道具全都放在“马篮”里,到谁家剃头,马篮往胳膊上一挎,不多时就到;倘若去别的村庄,只有再给“11路车”踩踩油门了。所需的长条凳和热水则由本家提供的。至于剃头实在的情形,和丰子恺老先生的《野外理发处》一文所写的如出一辙。

当然,那个年代前来剃头的多是男性。平常的日子,孩子们和半大小子剃的都是清一色的“粪扒头”,有的为了别致,还要求在脑后霸上留一个小尾巴,好让跑起路来“拉风”些。年轻人剃的是小平头,老年人多是“葫芦头”。要是到了年关,无论长幼辈分,时长时短,都还要再来一剃,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剃个头留过年”。或许是因为即将过去的一年,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没有什么起色,想“从头再来”的意念油然而生。

孩子们剃头很少有洗头的,都是乖乖地立在原地,等师傅三推两剪之后,再将胸前的围布一撤,便撒马由缰不见踪影了。只有大人们才能享受剃头过程中洗头的待遇。洗头最初用的是“洋夷子”,就是臭肥皂,头发剪短以后,先润湿一下,再用臭肥皂水洗一洗,下下灰,最后才能“定型”。第二代洗发剂是洗衣粉,再后来就是海飞丝、潘婷了,而现在,名目繁多的洗发、染发、美发、护发等品牌,更是让人目不暇给。臭肥皂洗过发后,头发是涩涩的,用手指去梳理,如同行走在草莽间,裹足不能前。用洗衣粉洗发,感觉整个头颅就像放在干柴烈火上炙烤,感觉热烘烘的,后期的头发显黄,细且易断。

女孩子一般不去专门理发的,头发乱了、长了什么的,大多由母亲来打理。说是打理,其实就是拿着剪刀将头发剪短剪整齐点罢了,没有啥花花肠子,而母亲自己的头发也都是亲自动手绾起来,再用一个簪子往上一别,就高搁在脑后了。现在的男孩和女孩的理发都很讲究,造型也各有风格,当然价格也很前卫,如,女孩子的很简单的一个头发拉伸,在我们这个小镇就需要二百多元。

典爷的“薪资”是按年计算的,就是现在说的年薪,搁到今天,按因果关系来讲,典爷就是一个“白领”。不过,在我的印记里,他穿着最多的却是黑裤蓝褂,到了冬天,也不过再外加一件黄绿色军大衣。每年的“祭灶”前后,典爷就拿着几个蛇皮袋,挨村挨户地“讨薪”。说是“薪水”,其实不过是些五谷杂粮,是按一家人口的多少和年成的好坏收几瓢粗粮糊口罢了;要是遇到贫困户,典爷也不过是哈哈一笑了之,都乡里乡亲的,哪有什么“真”可较劲的,权当是一段情缘,算是“扶贫”了。

后来,市场开放了,典爷除了“背集”里走家串户以外,“逢集”的时候,他就挑着担子赶集去了。担子一头放几瓶热水,另一头是一桶新打的井水,这大概就是时常所说的歇后语“剃头的担子一头热”的来历了——再加上凳子和工具什么的,正好够一挑,于是,典爷就哼着小曲、满面春风地踏过小石桥,向西河湾那边集市上挑去了。

因为有一手好手艺,典爷家的生活条件就比较宽裕。我的记忆中,他家是我们庄子第一个拥有彩电的,就因为这,农忙之后的每天晚上,典爷家的那副厚重的朱漆大门似乎都要被挤破似的;有时遇到停电,典爷就抱一些电池连接起来,反正看电视不能扫自家爷们的兴。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关于典爷的零星的记忆。再后来,不知是什么变故,典爷突然举家东迁,据说是落户到江苏某城去了,这在当时比较闭塞的赵庄及周边几个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逢年过节回老家转转时,有时问起典爷的事,都说,他身体很好,一家人过的也都很好,要是老家里有什么大事情,他要么亲自回来,要么让几个孩子过来,说,根在赵庄,这一脉不能断。

几十年过去了。好不容易在县城里搭了两间陋室,算是在小城里有了个落脚之地。也是从此时开始,我便告别了小镇上的理发店和那些刮胡光面拿手绝活的师傅们,是悄无声息的。

住宅所在的小区里有一条步行街,东西走向。街面上开了五六家发廊,美其名曰“感觉造型”“MG潮店”“博士园美发”等,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往店里望一望,便匆匆走开。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世界,属于时尚达人的。还是去前马场吧,记得那里有一家店,不需要会员卡,也不需要网约,最多不过按现时防疫要求,戴上口罩,这好说,因我本是听话人。当然,手机还是不要忘了,不然怎么扫码付钱呢!

但时至今日,我还是时常想起石桥边那棵紫槐花下剃头的场景,落英满地,馨香四溢。

剃   头   记
 
■ 赵良功

 

“剃头”是我们淮河这一带土著人的口语,其书面语唤作“理发”“美发”“艺术造型”等。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觉得“剃头”这两个字比别的称呼更形象些、接地气些,就像我们习惯叫“马星星”而不称“蜻蜓”、叫“猪耳朵稞”而不称“车前草”一样,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上河里鸭子下河里鹅、东庄的大鼓西村的锣长时慢袭的缘故。

我的老家是赵庄。记忆中的赵庄不大,约五六十户人家,二百来人口。就在这片黄土地上,前辈们在一年又一年重复着春播秋收、割草喂牛、劈柴煮粥的日子。前辈人中,就有一个名为赵福典的中年人,他身体瘦高,肤白清秀,说起话来总是轻声平气的,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儒雅;若按辈分计算,他是父辈一级的,我应该喊他“典爷”。典爷就是我们那里名噪十里八里的赵庄“第一剪”了。

除去午季和秋季,典爷剩下的时间就是走乡串里地忙着剃头。剃头的时间相对地比较固定,一般是约两个月时间一个村庄轮流一次,少数人因为事忙或外出不在家,只能抽个时间亲自到典爷家里去剃了。剃头的地点很随意,若天气不怎么冷,要么在门口的那棵老皮树底下,要么在坝口石条边的紫槐树下,或者是茅屋后面的凉荫里;在冬天,多是在堂屋里剃头,有时偶一抬眼,就能看到远处南塘沿上的残雪和郭庄后面公路上驶过的红色“大队号”两节杠客车,据说,那车是往返县城的。县城是啥样,不知道,只记得后来我第一次去县城坐的就是这样的“大队号”,那是去读高中,大哥送我去的。

典爷的道具全都放在“马篮”里,到谁家剃头,马篮往胳膊上一挎,不多时就到;倘若去别的村庄,只有再给“11路车”踩踩油门了。所需的长条凳和热水则由本家提供的。至于剃头实在的情形,和丰子恺老先生的《野外理发处》一文所写的如出一辙。

当然,那个年代前来剃头的多是男性。平常的日子,孩子们和半大小子剃的都是清一色的“粪扒头”,有的为了别致,还要求在脑后霸上留一个小尾巴,好让跑起路来“拉风”些。年轻人剃的是小平头,老年人多是“葫芦头”。要是到了年关,无论长幼辈分,时长时短,都还要再来一剃,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剃个头留过年”。或许是因为即将过去的一年,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没有什么起色,想“从头再来”的意念油然而生。

孩子们剃头很少有洗头的,都是乖乖地立在原地,等师傅三推两剪之后,再将胸前的围布一撤,便撒马由缰不见踪影了。只有大人们才能享受剃头过程中洗头的待遇。洗头最初用的是“洋夷子”,就是臭肥皂,头发剪短以后,先润湿一下,再用臭肥皂水洗一洗,下下灰,最后才能“定型”。第二代洗发剂是洗衣粉,再后来就是海飞丝、潘婷了,而现在,名目繁多的洗发、染发、美发、护发等品牌,更是让人目不暇给。臭肥皂洗过发后,头发是涩涩的,用手指去梳理,如同行走在草莽间,裹足不能前。用洗衣粉洗发,感觉整个头颅就像放在干柴烈火上炙烤,感觉热烘烘的,后期的头发显黄,细且易断。

女孩子一般不去专门理发的,头发乱了、长了什么的,大多由母亲来打理。说是打理,其实就是拿着剪刀将头发剪短剪整齐点罢了,没有啥花花肠子,而母亲自己的头发也都是亲自动手绾起来,再用一个簪子往上一别,就高搁在脑后了。现在的男孩和女孩的理发都很讲究,造型也各有风格,当然价格也很前卫,如,女孩子的很简单的一个头发拉伸,在我们这个小镇就需要二百多元。

典爷的“薪资”是按年计算的,就是现在说的年薪,搁到今天,按因果关系来讲,典爷就是一个“白领”。不过,在我的印记里,他穿着最多的却是黑裤蓝褂,到了冬天,也不过再外加一件黄绿色军大衣。每年的“祭灶”前后,典爷就拿着几个蛇皮袋,挨村挨户地“讨薪”。说是“薪水”,其实不过是些五谷杂粮,是按一家人口的多少和年成的好坏收几瓢粗粮糊口罢了;要是遇到贫困户,典爷也不过是哈哈一笑了之,都乡里乡亲的,哪有什么“真”可较劲的,权当是一段情缘,算是“扶贫”了。

后来,市场开放了,典爷除了“背集”里走家串户以外,“逢集”的时候,他就挑着担子赶集去了。担子一头放几瓶热水,另一头是一桶新打的井水,这大概就是时常所说的歇后语“剃头的担子一头热”的来历了——再加上凳子和工具什么的,正好够一挑,于是,典爷就哼着小曲、满面春风地踏过小石桥,向西河湾那边集市上挑去了。

因为有一手好手艺,典爷家的生活条件就比较宽裕。我的记忆中,他家是我们庄子第一个拥有彩电的,就因为这,农忙之后的每天晚上,典爷家的那副厚重的朱漆大门似乎都要被挤破似的;有时遇到停电,典爷就抱一些电池连接起来,反正看电视不能扫自家爷们的兴。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关于典爷的零星的记忆。再后来,不知是什么变故,典爷突然举家东迁,据说是落户到江苏某城去了,这在当时比较闭塞的赵庄及周边几个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逢年过节回老家转转时,有时问起典爷的事,都说,他身体很好,一家人过的也都很好,要是老家里有什么大事情,他要么亲自回来,要么让几个孩子过来,说,根在赵庄,这一脉不能断。

几十年过去了。好不容易在县城里搭了两间陋室,算是在小城里有了个落脚之地。也是从此时开始,我便告别了小镇上的理发店和那些刮胡光面拿手绝活的师傅们,是悄无声息的。

住宅所在的小区里有一条步行街,东西走向。街面上开了五六家发廊,美其名曰“感觉造型”“MG潮店”“博士园美发”等,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往店里望一望,便匆匆走开。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世界,属于时尚达人的。还是去前马场吧,记得那里有一家店,不需要会员卡,也不需要网约,最多不过按现时防疫要求,戴上口罩,这好说,因我本是听话人。当然,手机还是不要忘了,不然怎么扫码付钱呢!

但时至今日,我还是时常想起石桥边那棵紫槐花下剃头的场景,落英满地,馨香四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