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发布时间:2022-12-19 20:48:32来源:网络转载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释】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 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②隐几:倚着几案。 《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鹖冠:以鹖羽为饰之冠。春秋时,楚 有一人,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故号称鹖冠子。(见《汉书·艺文志·鹖冠子》)③娟娟: 明媚美好貌。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未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此言舞姿美 好。④片片:飞翔轻盈貌。⑤直北:正北。 【翻译】 佳辰强饮食犹寒,节日里勉强饮酒心中犹寒, 隐几萧条戴鹖冠。闲靠着桌儿戴上鹖羽之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春水里泛舟犹如在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老眼儿观花好似在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彩蝶翩跹飞过闲卷的帷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白鸥轻盈飘下急流的水滩。 云白山青万余里,白云绕层叠青山绵延万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满怀愁绪遥望正北的长安。 【赏析】 此诗为大历五年(770年)杜甫春居潭州舟中作,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朝安危的思想感情。此诗通篇自叹,又是写景,春花春水,戏蝶轻鸥,与诗人悲凉心境相反相成,相映成趣,情致委折,催人泪下。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诗亦为此种写法。“娟娟戏蝶”、“片片轻鸥”是乐景,却引起哀感;诗人老眼昏花、隐几萧条,是哀景,却又使人感到生趣盎然。哀中有乐,乐中有哀,这种含泪的微笑后面隐藏着无限的深情和哀伤。
诗中第二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虽是从陈僧慧标《咏水诗》:“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和沈佺期《钓竿》诗:“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化出,却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凭几舟中的所见所感。因此,杨慎赞之:“壮丽倍之”,“有夺胎之妙”。我们阅读古典诗词常见有借用别人的现成诗句并改动其只字片语的例子,这些诗句虽言出有胎,但却吸取了原诗句的艺术滋养并在改动中体现出改造的独创精神,力求意新语颖,悉心立异,于创新中另出手眼,进入维肖于形又维妙于神的胜境,此谓夺胎之妙。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只写出了水的明净和人坐在船上的轻快舒适之感,缺乏远韵。
杜诗此联“天上坐”直接借用沈佺期诗的词语,“雾中看”模仿慧标诗“镜中行”和沈佺期诗“镜中悬”的句式结构,整联诗经过了切身生活感受的过滤和衍化,加上春水、船、花雾等意象,因此内容更丰富,风格深婉蕴藉,写出了新鲜的意境和崭新的形象: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抓住了年迈多病自舟观景的特点,推陈出新中令人倍觉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苍茫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起伏的心潮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化无常,不也如隔雾看花,真象难明吗?作者流浪生涯和忧念动乱年代的国家人民命运的心情得以流露出来。忧思之深邃,以及表现力、观察力之精湛,都远远地超过了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句,杜甫可谓点铁成金。 运用“夺胎之妙”此艺术技巧,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不胜枚举。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一书中,概括了古代诗人运用此艺术技巧的五种方式:一种是就前人的意境加以点化,使它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这也就创造出更动人的新意境来;一种是把前人讲的意思,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得更深刻,更尖锐,更凝练,因而更激动人心;一种是借用别人所描绘的景物来丰富自己的意境;一种是借用前人作品的结构或个别词语,内容和意境却是全新的;一种是从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中借用个别内容,改造它的风格,纳入新的体裁中。例如,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在屡见不鲜的好多诗家的诗句中翻造出新的,属于第一种方式。唐代吴融的《途中见杏花》写有“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唐代温庭筠的《杏花》写有“杳杳艳歌春日舞,出墙何处隔朱门。”宋代张良臣的《雪窗小集偶题》写有“一段为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陆游《马上作》亦写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等等。叶绍翁在前人的基础上造出了全新的意境。将“春色满园”与“一枝红杏”构成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不住”与“出墙来”则又正反相映,春意盎然,境界全出。 “诗贵见心耳,偶同前人何害”(吴乔《围炉诗话》),这是指诗是诗人的心声,而心声发源于根须扎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溟渤,才能得骊颔之珠,同理,只有开掘诗的源泉,多从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寻求诗的素材和灵感,才能觅取诗的活水。以这个条件为前提,借鉴前人的诗句翻跌出新意,显露出个性,那就会巧辟神奇,光彩焕发。与此相反,若踩着人家的脚印,不脱窠臼,不削前规,只是一味地临帖似地仿字摹句,那么就会弄巧成拙,跌入点金成铁的泥淖。
诗中第二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虽是从陈僧慧标《咏水诗》:“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和沈佺期《钓竿》诗:“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化出,却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凭几舟中的所见所感。因此,杨慎赞之:“壮丽倍之”,“有夺胎之妙”。我们阅读古典诗词常见有借用别人的现成诗句并改动其只字片语的例子,这些诗句虽言出有胎,但却吸取了原诗句的艺术滋养并在改动中体现出改造的独创精神,力求意新语颖,悉心立异,于创新中另出手眼,进入维肖于形又维妙于神的胜境,此谓夺胎之妙。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只写出了水的明净和人坐在船上的轻快舒适之感,缺乏远韵。
杜诗此联“天上坐”直接借用沈佺期诗的词语,“雾中看”模仿慧标诗“镜中行”和沈佺期诗“镜中悬”的句式结构,整联诗经过了切身生活感受的过滤和衍化,加上春水、船、花雾等意象,因此内容更丰富,风格深婉蕴藉,写出了新鲜的意境和崭新的形象: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抓住了年迈多病自舟观景的特点,推陈出新中令人倍觉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苍茫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起伏的心潮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化无常,不也如隔雾看花,真象难明吗?作者流浪生涯和忧念动乱年代的国家人民命运的心情得以流露出来。忧思之深邃,以及表现力、观察力之精湛,都远远地超过了慧标和沈佺期的诗句,杜甫可谓点铁成金。 运用“夺胎之妙”此艺术技巧,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不胜枚举。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一书中,概括了古代诗人运用此艺术技巧的五种方式:一种是就前人的意境加以点化,使它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这也就创造出更动人的新意境来;一种是把前人讲的意思,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得更深刻,更尖锐,更凝练,因而更激动人心;一种是借用别人所描绘的景物来丰富自己的意境;一种是借用前人作品的结构或个别词语,内容和意境却是全新的;一种是从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中借用个别内容,改造它的风格,纳入新的体裁中。例如,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在屡见不鲜的好多诗家的诗句中翻造出新的,属于第一种方式。唐代吴融的《途中见杏花》写有“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唐代温庭筠的《杏花》写有“杳杳艳歌春日舞,出墙何处隔朱门。”宋代张良臣的《雪窗小集偶题》写有“一段为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陆游《马上作》亦写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等等。叶绍翁在前人的基础上造出了全新的意境。将“春色满园”与“一枝红杏”构成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不住”与“出墙来”则又正反相映,春意盎然,境界全出。 “诗贵见心耳,偶同前人何害”(吴乔《围炉诗话》),这是指诗是诗人的心声,而心声发源于根须扎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溟渤,才能得骊颔之珠,同理,只有开掘诗的源泉,多从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寻求诗的素材和灵感,才能觅取诗的活水。以这个条件为前提,借鉴前人的诗句翻跌出新意,显露出个性,那就会巧辟神奇,光彩焕发。与此相反,若踩着人家的脚印,不脱窠臼,不削前规,只是一味地临帖似地仿字摹句,那么就会弄巧成拙,跌入点金成铁的泥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戊戌怎么读 词语戊戌的读音是什么
1、戊戌拼音:[wù xū]戊戌为干支纪年中共60个干支组合之一,顺序为第35个。前一位是丁酉,后一位是己亥。论阴阳五行,天干之戊 [详细] -
背刺什么意思 背刺的解释
1、背刺如果是出现在游戏中,一般来说是指某个职业 英雄的技能,简单的说就是背后一击,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给予一个致命的打击。2、从游戏 [详细] -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译文与赏析
【原文】每一食,便念稼穑①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②之辛苦。【出处】《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作者吴兢,唐代史学家。【注释】①稼 [详细] -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详细] -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详细]